2月27日,我市召开全市文旅局长工作会议,对2025年各区市县文旅进行全面安排部署。会上,各区市县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纷纷发言,坚持将以“干就干好,干就干成”的工作态度,勇于担当、积极作为,全力推进2025年各项工作。接下来,让我们聚焦沙河口,一同了解2025年沙河口区文旅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举措。
2024年亮点工作:
强化高位推动,持续放大融合发展效应。做深做精“文旅+”,开展“醉美沙河口·山海共繁花”系列主题活动,打造14条风貌街巷和7条文化记忆路街,丰富全过程旅游体验,历史主题游、海洋主题游等研学线路火热“出圈”,文旅融合发展地标区持续“圈粉”,“一河两湾三街三区四园”的全域旅游布局初步形成。冰山慧谷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,熊洞街成为抖音2024“心动之城”漫游打卡地,大连星海湾滨海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新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,西安路商业商贸区成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培育单位。安漫诺民宿被评定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;西遇风情古街参评省级休闲旅游街区。
创新文化体验,构筑文化认同精神家园。7个文化站获省级评估定级,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68场,阅读推广活动540余场,“全民艺术普及”课程1058课时。依托“文创遇见博物馆”“端午龙舟嘉年华”等活动,探索“旅游+非遗”、“体育+非遗”新路径,赋能“沙河口故事”文化品牌。发布16处红色旧址微纪录片,唤醒“红色记忆”。中华工学会旧址获评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;5个非遗项目列入沙河口区第六批非遗项目名录。青年作曲家谭杨创作的文艺精品《小花》获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
2025年重点工作:
1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成色
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立足城区发展规划,聚焦“传承中华文脉、弘扬城市精神、传播文明理念”,广泛开展“幸福沙河口”系列活动,组织惠民文化活动100场,推动全民艺术普及,加大文艺精品创作,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扎实做好第六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。有序推进文物“四普”工作。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筹建沙河口区非遗文化体验馆,借力数字化手段赋能讲好“沙河口故事”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,形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合力。
2深化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消费潜力
进一步提升“南部星海湾风情湾区-中部西安路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-北部冰山慧谷产业集聚园区”资源集聚优势,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。充分发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、省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带动作用,引导商业综合体、园区景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、假日经济、夜经济,构建既“吸睛”又“吸金”的文体旅消费新空间。推陈出新文旅融合特色产品,举办“来潇洒吧”花木里美食节、“来放松吧”星海湾艺术节、“来唱歌吧”主题演唱会、海豹放生节等主题IP活动,创新消费场景,丰富旅游业态,加大产品供给,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。
3围绕区域布局加大文旅产业带动效应
以“打造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”为主线,以“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地标区”为抓手,围绕产业布局、项目招引、业态提升、消费提振、文化传承、服务提质、设施完善、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培育“文旅+百业”新型业态。做强“文旅+科技”,依托数字创意、AI技术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。做精“文旅+体育”,举办冰球城市联赛、端午龙舟嘉年华等精品赛事活动,探索举办电竞比赛,拉动体育消费,推动体育产业发展。做优“文旅+非遗”,依托沙河口区非遗文化体验馆,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、活化利用。做大“文旅+研学”,打造旅游市场增长极。做活“文旅+婚恋”,鼓励引导景区、园区和街区植入新场景新业态,完善旅游目的地婚旅产业链条。